清明节专题-同大好书荐读(二十五)

  • 发布时间:2024-04-03 08:42:53
  • |
  • 作者:
  • |
  • 阅读次数: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又至一年清明时,天地万物皆显春和景明。在这个时节,人们缅怀逝者,追思先人,回溯过往漫长的时光和历史。它标记着感恩与珍重、逝去与铭记、过去和未来。它是一种自勉、激励着自己感恩奉献、珍惜当下、踏实奋进。无论身处钢铁森林,还是乡间田野,在这一天既回望昨日,也懂憬明天,对生命有敬畏,对生活有热望,这或许就是清明的意义,也是清明的神髓。本期精选了7本温暖而治愈的图书,愿大家阅读之旅中,寻得良方,治愈自己。

 

1.清明遇见诗歌 古今清明诗词选


作者:中华诗词研究院编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索书号:I22/33

馆藏地: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基本书库

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华诗词研究院组织的清明遇见诗歌活动的成果。征集、精选古今怀念先祖、述写清明的诗词近四百首,分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三个部分。这些作品以纪念先贤、先烈、先祖为主题,深情追思了中华民族的先祖、先贤和那些为了民族解放、祖国建设而挥洒热血、献出宝贵生命的中华儿女,深情讴歌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和属于全体中国人的民族复兴梦想。


2.我离开之后


作者:()苏西·霍普金斯著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索书号:B821-49/545

馆藏地: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基本书库

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作者的女儿哈莉在某个失眠的夜晚,意识到母亲总有一天会比自己先走一步。她害怕地想象母亲死后的各种可能情况,想象她会错过多少重要的时刻。第二天早上,她拜托妈妈苏西写一本笔记,如果将来有一天妈妈真的不在了,可以指导她如何度过没有母亲陪伴的日子。母亲苏西的文字令人捧腹又感人肺腑,女儿哈莉的插画情感真挚而表现强烈,无数读者看得又哭又笑,深刻地体会到爱与失去,更加珍惜与爱的人相处的每个瞬间。


3.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作者:()威尔·施瓦尔贝著/王兰英译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I712.65/170

馆藏地: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基本书库

内容简介:在得知母亲胰腺癌晚期后,作者威尔一直不知道如何与母亲沟通并自然相处。直到他们开始共读一本书,在母亲生命的最后时光,母子二人创立了一个小型的读书会,通过共读一本书来分享彼此的感受。每一场母与子的精彩对话,都是日常生活的智慧浓缩,通过阅读书籍,他们分享了关于信仰、感恩、接受、宽容、勇气、信任等各自的看法和体会。读后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平静,让我们的心变得宽广而坚强。


 

4.时光太瘦 指缝太宽


作者:丰子恺等著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1266/627

馆藏地: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基本书库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由丰子恺、梁实秋、朱自清、老舍、周作人等22位现当代文学大师联袂创作的,写给过往与未来的暖心随笔合集,书中选取了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人生故事,或感叹光阴似箭的匆匆,或回忆留在岁月里的友人或地方,使读者产生心灵和情感的共鸣,引起对时光和人间真情的珍重,对身边万物的怜惜,对故乡的怀念。本书篇篇都是精品,文字隽永,感情真挚,充满人生哲理,能带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5.悲伤小屋


作者:()盖尔·戈德温著/王梦莹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I712.45/1382

馆藏地: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基本书库

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一个失去双亲的孩子的成长故事。男孩马可自出生就未见过父亲,十一岁时母亲车祸去世,这个孤独的孩子带着深深的自卑感和强烈的自尊感去到小岛与陌生的姨姥姥一起生活。无法言说的成长之伤让他与悲伤小屋里半个世纪前在飓风中过世的小男孩戴斯心灵相通……这是一个少年自我救赎的故事,关于悲伤和失去,也有亲情和成长。就像海浪不断温柔地冲刷沙滩,小说充满治愈人心的力量。


6.图说红色家书



作者:张丁编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I266.5/26

馆藏地: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基本书库

内容简介:本书共收录45个家庭60封家书,家书的作者中有陶铸、邓子恢、滕代远、帅孟奇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有陆更夫、左权、冯庭楷等革命烈士,更多的则是普通党员和士兵。从这些珍贵家书中,可看到作者们各个时期对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对家人亲友的醇厚亲情、面对各种复杂环境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饱含真情,质朴无华,感人至深。让我们重温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7.寄托哀思:清明祭祀与寒食习俗


作者:肖东发主编/郭艳红编著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索书号:K892.1/61

馆藏地: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基本书库

内容简介:本书共分为火的崇拜——远古遗风、不断发扬——相沿成俗、演化嬗变——随俗雅化、文化新景——已然成节共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大禹得河图后始见清明、源于五千年前的墓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