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 开通试用通知

  • 发布时间:2024-12-04 08:51:22
  • |
  • 作者:
  • |
  • 阅读次数:

1、试用期限:

2024123-202553日(六个月)

2、登录网址:

http://www.cnbksy.com

3、数据库介绍

1)《中国近代期刊资源全库》(18331949

《中国近代期刊资源全库》是《全国报刊索引》依托上海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制作的大型全文数据库,收录了18331949百余年间的20000余种期刊,是对中国近代期刊全面而完整地直接呈现。

l  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18331911)

《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秉承“普及知识、传承文明”的出版理念,制作并推出的数字化产品《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18331911)》,共收录了从1833年至1911年间出版的302种期刊,几乎囊括了当时出版的所有期刊,拥有众多的“期刊之最”,是研究晚清历史的专业人士必备的数据库检索工具。读者用户可从标题、作者、刊名等途径对28万余篇的文章进行检索、浏览并下载全文。

 

l  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

《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计划收录民国时期(19111949)出版的20000余种期刊,近一千万篇文献。作为历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它丰富了报刊数字资源,更方便了广大读者用户进行关于民国时期历史的学术研究。

读者用户可从标题、作者、刊名、分类号、年份及期号等途径对文献进行检索、浏览并下载全文。同时,读者用户还可以使用期刊导航功能直接浏览和下载期刊原文。

 

2)《中国近代报纸资源全库》(18501951

《中国近代报纸资源全库》是《全国报刊索引》依托上海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制作的大型全文数据库,计划收录18501951百余年间的近4000份中英文报纸,目前已在全国报刊索引平台上线中国近代报纸600余种,是对中国近代报纸全面、完整地揭示和呈现。

《中国近代报纸资源全库》完整收录中国报刊史上举足轻重的《申报》、《新闻报》、《大公报》、《民国日报》、《中央日报》、《时报》等知名大报。与此同时,《中国近代报纸资源全库》收录了近千份小报,如小报界的“四大金刚”——《晶报》、《金钢钻》、《福尔摩斯》、《罗宾汉》等。小报“能纪大报所不纪,能言大报所不言,以流利与滑稽之笔,写可奇可喜之事”。因此,在文辞和销量上,小报都不逊大报,以其独特的文化趣味,成为展现市井百态的万花筒。

除此之外,《中国近代报纸资源全库》收录了包括《大陆报》、《上海泰晤士报》、《大美晚报》和《上海晚邮》四份英文报纸和字林洋行旗下的7份中英文报纸,包括《北华捷报》、《字林西报》、《字林西报行名录》、《上海新报》、《沪报》、《汉报》、《消闲报》。当时国外报社与国内报社所代表的立场不同,国外记者的消息来源与国内记者有别,报道方式也是各有千秋。其中,《北华捷报/字林西报》是上海图书馆收录齐全的重要报刊藏品。《北华捷报》创办于1850年,是近代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纸;《字林西报》创办于1864年,其创刊后《北华捷报》改为《字林西报》的副刊发行。这两份报纸出版时间跨越百年,报道了大量时政新闻和重大事件,并以其独特视角予以评论,是近代中国出版的最具影响力的英文报纸。所以,这些英文报纸往往以更公正的角度去真实地还原历史事件,并且可为史学研究者提供有别于中文大报中的信息来源,提供了不同于华文报纸的报道视角,全方位开拓了广大读者的视野。《全国报刊索引》独家完成这些报纸的数字化逾550,000版,使这一珍稀史料以数字化形态重获新生。

《中国近代报纸资源总库》收录的报纸资源数量可观,内容丰富,时间跨度长、影响范围广,所载内容集中反映了中国近代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教育、文化以及宗教等各方面情况,从不同角度和立场呈现历史风云,成为了解和研究近代中国的珍贵史料。

 

 

(3)《图述百年——中国近代文献图库》(18331949)

上海图书馆有丰富的中国近代图书、期刊、报纸、老照片等重要文献,依托这些珍稀馆藏,《全国报刊索引》从读图角度出发,深度挖掘中国近代文献中的宝贵图片,汇成《图述百年——中国近代文献图库》(18331949,帮助广大读者走近历史、观看历史、触摸历史、研究历史,同时希望能启迪创意,让历史记忆形象生动的重现。

图库集成中国近代文献中的所有图片类型,并按照照片、木刻、书法、地图、雕塑等16种类型呈现。有别于文字记录,图片是承载历史记忆的另一种方式,它生动而直观地呈现历史,给读者提供了更多想象和研究的空间。图库将收入图片总量近160万幅,实属海量。《全国报刊索引》专门针对图库进行了全新的设计。界面风格简约、全图呈现检索结果、聚类详尽细致、浏览方便快捷,一系列人性化的功能使读者沉浸其中,充分享受读图的乐趣。

图库是《全国报刊索引》独树一帜的匠心之作,它一方面为文史爱好者的阅读与研究提供了一种图景模式;另一方面也为相关领域的创意工作者提供素材和灵感。图库希望能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设桥梁,激发更多绚丽的思想火花和卓越的创意灵感。

 

(4)《中国近代图书全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具有极为丰富的近代图书馆藏,此次出版的中国近代图书数据库即在珍贵馆藏基础上建设而成,数量达12万种,其中不乏珍稀品种,如大量名家名作的初印本、存世稀少本等。将近代图书出版放在近代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考察,其中充满了中西之争、新旧之争。围绕着救亡图存、民族富强等时代主题,出版业也经历了由旧到新的历程,同时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出版机构,如墨海书馆、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它们的出版精华皆包含在内。

一、丰富的书目分类

《中国近代图书全文数据库》利用专业的文献导航功能,可按《中图分类法》的图书分类目录,将所收录的书籍A-Z各类别进行分类。同时根据目前的学术挖掘与判别,也包含了以下各重要大类的近代图书。

1、政、经、法类书籍

晚清与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代中国经历了百年风云变幻。在这一历史时期中,中国政治、经济、法律也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发展、动荡。《中国近代图书全文数据库》中收录大量政治、经济、法律类书籍,如《政法论丛》、《自由贸易与保护关税》、《出版法释义》、《货币论》等,共计3.8万余种,集中反映了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法律状况,对研究近代政治社会体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儿童读物和教科书

近代中国,随着晚清新式学堂的创办和民国教育的改革,给新式教育的兴起和探索带来了土壤和环境。民国教育,立于时代交替、时局动荡之时,但民国学人们在硝烟弥漫的时代,仍保有自强不息、发奋图强的豪气和决心,使得中国近代大师辈出,民国教育成为中国教育历史上的一大闪光点,而民国时期的教科书、各式启蒙读物,也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中国近代图书全文数据库》中收录近代教科书、教育理论专著、儿童读物共计逾1.3万余种,囊括了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各年龄段的教科书籍以及师范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类教学领域,全景展现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方方面面。

3、文学艺术类书籍

近代中国处于现代化的孕育期与转折期,该时期的中国文学、艺术有着挥别传统、重塑现代的特殊时代精神。在大师云集的近代,文艺作品并非只是供于大众娱乐消闲,更重要的是以笔为刀,用文字、用艺术追求社会的进步与革新。《中国近代图书全文数据库》中收录大量文学艺术类书籍,约4万余种,其中大量属于珍惜版本、名家之作,将著名作品的不同版本呈现于研究者,对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4、红色文献

近年来,学界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研究愈发重视,学好党史不仅仅是以史为鉴,更是一种精神瑰宝的传承。《中国近代图书全文数据库》中收录了大量与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传播相关的红色图书,包括最早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思想史》,积极宣传中共思想的《大众哲学》,毛主席的著作《新民主主义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让读者能走近中国共产党,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是党史研究的必备资料。

另外,《中国近代图书全文数据库》中也收录了大量人物传记、学术丛书以及生活读物,收录图书内容丰富,涵盖了近代中国的方方面面。